突破传统养老观念发现行业如此多姿
发布日期:2023-02-08当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当“空巢老人”问题凸显,养老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课题。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法规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探索解决农村、“农民工”等养老难题,保障各地群众基本养老权益,有关企业单位、机构部门也纷纷打造形式多样的养老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然而,一些养老产品入市遇冷,养老资源分配不均,养老市场频现“冰火两重天”。
有媒体报道称,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推出了国内第一款“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进行试点。可到今年8月,仅有12户家庭共22位老人选择此产品签约养老。与庞大的老龄人群相比,这样的数字着实“可怜”。
其实,不光是“以房养老”,此外还有不少养老产品也陷于“囧境”。如养老题材的理财消费理念也一直停滞不前,合肥等地银行虽早有试水养老理财产品,但迟迟未能实现整体突围、取得理想成效。
那么,究竟是什么制约着部分养老产品的发展?观念,养老观念的保守、固化仍是症结所在。
纵观养老市场,不难发现,出现瓶颈的产品大多比较“新潮”。老年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想要有个体面、安详、舒适的晚年生活,但又对身上的积蓄“看得紧”,不愿冒险,害怕吃亏,对于自己“吃不透”的新鲜事物常常抱观望态度。尤其在养老问题上,更是特别谨慎。
养老本身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是老人解放自己的一种方式。除传统概念上的“养儿防老”、家庭养老外,养老模式其实多种多样,例如已经被我们熟识的机构养老、居家式社区养老,此外还有以房养老、异地养老、旅游养老、乡村养老、售后回租、基地养老、合居养老、集中养老、钟点托老、遗赠抚养、招租养老、售房入院养老、租房入院养老、大房换小房、货币化养老、消费养老等等。美国许多家庭还出现了家内售房养老,父母将自有住宅出售给子女,借以换得房款做养老金,大大打击了那些不愿意赡养父母而只喜欢承继房产的“不孝子”。而在我国,养生养老社区养老、农村社会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也正在积极探索开发中。不少多元化、个性化的“私人订制”养老服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地方还针对当地实际创新打造“接地气”的辅助养老方式,如推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试水“以贷养老”。
诚然,养老离不开理性、稳妥,但社会需要更加丰富的养老途径,老年人也要不断接受新思想,尝试新事物,用新的养老观念、途径为自己创造更加美满幸福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多了解、关注一些新的养老产品及服务,货比三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突破传统,对自己、儿女乃至政府、社会而言,或许都是一种“给力”的解放,岂不是极好的。
养老,形形色色、多姿多彩。那么,你是否已经有了心仪的选择?是否愿意避俗趋新?
-
养老产业行业:数智养老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政策变迁推动养老产业边界不断扩展 1. 回顾养老产业政策演变 为应对老龄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发布日期:2028-01-02 -
“个性定制养老”渐热,“养老中间人”会是银发经济新风口吗?
《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在这一趋势下,养老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催生了“银发顾问”等
发布日期:2025-05-11 -
近九成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行业专家:市场空间大、暂无成熟的商业模式,需要多方联合探索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人。中国老龄协会近日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
发布日期: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