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建构社区为本的老年照顾模式
发布日期:2023-02-08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建构适合中国国情、满足居民需要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政府、社会等多方关注的热点话题。传统家庭曾是老年照护的主体,但随着家庭核心化,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传统的单靠家庭进行养老的模式难以为继。虽然机构养老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庇护和生活保障,但由于土地、资源等因素,难以做到人人享有。因此,依托社区这一生活共同体,建设社区为本的老年照顾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社区为本的老年人照顾模式是以社区广大居民的参与为基础,以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活动,是指政府和专业机构更多地依托社区(包括社区组织、邻里、家庭等)提供基本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照顾需求,促进老年人社会生活“正常化。从优势视角分析,所谓“正常化”有着积极老龄化的内涵,既包括他们从失能走向增能从而实现正常的社会生活,也包括他们在熟悉的环境里,运用周边资源等实现自我独立和自我发展。
一是“在社区照顾”,注重加大社区嵌入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建设“社区内的”养老院。比如上海开展的长者照护之家,就是社区内嵌入的综合性、多功能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短期助养、日间照料服务,又能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撑,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
二是由社区照顾,由社区、福利机构(分为政府资助与未资助的两类)及社会工作者发动家庭、邻里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老年人照顾,建构社区内的自助与互助体系。志愿人员与专业工作者一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家庭支持、生活照料,以及社区活动等方面的照顾与服务,具体内容包括专业康复、家务分担、照看饮食起居、开展文化娱乐等。比如上海开展的老伙伴计划,即以结对互助的方式,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提升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交往。
三是“对社区照顾”,采取措施支撑家庭养老服务功能,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服务支撑。比如,上海对家庭成员开展“护老者”培训,提升失能老年人将照护能力;开展喘息服务,为临时碰到养老困难的家庭提供短期服务。
建构社区为本的老人照顾模式,可以依托社区资源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撑,满足一般的养老需求。同时,在熟悉的社区养老,有利于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社会交往,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增进他们的社区归属感,使其能够融入社区、发展自我和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
养老产业行业:数智养老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政策变迁推动养老产业边界不断扩展 1. 回顾养老产业政策演变 为应对老龄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发布日期:2028-01-02 -
“个性定制养老”渐热,“养老中间人”会是银发经济新风口吗?
《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在这一趋势下,养老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催生了“银发顾问”等
发布日期:2025-05-11 -
近九成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行业专家:市场空间大、暂无成熟的商业模式,需要多方联合探索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人。中国老龄协会近日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
发布日期: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