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聚焦养老人才建设 助力老年友好社会
发布日期:2024-12-202024年9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其中,“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位列专业申报数量的第五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一个老年人友好的社会,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关键之举。
养老服务人才专业的火热,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人,占比15.4%。如此庞大的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且愈发多样化,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更涵盖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而就催生了对专业养老人才的强劲需求。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依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71家养老服务机构中,七成以上存在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六成以上存在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和流动性强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高校和职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扩大专业培养规模,从源头上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校共开设护理学、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点770余个。其中部分大学开设的老年学本科专业,涵盖了健康管理、社会工作、智慧养老等多个方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不断向多层次、多类型迈进。此外,各地在关注教育的基础上也尝试了更多倾向专业人才的优化政策,比如将养老护理师纳入专业职称范畴、探索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等,为当地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要看到,推动养老行业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人友好社会,需要各方共同发力。比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措施;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鼓励高校、职业院校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等。同时,养老机构自身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此外,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营造尊重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是构建老年人友好社会的关键支撑。只有打造一支规模、结构、专业技能都达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才能推动老年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加速跑”,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
养老产业行业:数智养老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政策变迁推动养老产业边界不断扩展 1. 回顾养老产业政策演变 为应对老龄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发布日期:2028-01-02 -
朱孔来:“社区养老”作用几乎为0,应该取消“社区养老”的提法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所设计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方式。所谓“社区养老”是指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非空巢家庭中的半失能老人,家人白天上班时
发布日期:2025-10-09 -
“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近日,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等8省份联合主办的“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工作机制推进会在京召开。会上,8地共同建立“冬南夏北”旅
发布日期:202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