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养老“钱袋子”
发布日期:2024-12-24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明确了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推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养老金融是综合运用信贷、保险、债券、股权、理财等金融工具,满足社会成员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服务银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管理、银发经济融资与风险管理、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及老年群体金融权益保障等。
发展养老金融是促进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的关键着力点。我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为此,亟需全方位壮大和发展养老金融,多元化建立养老资金与实体经济的连接,保证养老资金保值增值,有力推动居民财富增长,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老龄化社会的经济保障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养老金融已被纳入“五篇大文章”之一,成为政策聚焦的重点领域。
此次出台的《意见》首次明确界定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对金融机构更好发展养老金融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年轻人群体积累养老资产和财富规划,对老年人群体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特征类型群体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进行了细化分类,特别关注向农村地区倾斜金融资源以加快补齐农村养老金融服务短板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对金融行业而言,支持银发经济发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既是服务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必答题,又是对机构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考验。接下来,金融机构须根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围绕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金融服务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老年人真正得到“一揽子”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养老咨询、规划等服务,帮助个人做好账户建立、费用缴纳和资金管理。同时提升自身的投资研究和资产配置能力,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老综合服务链条,持续为老百姓创造更加长期稳健的养老金投资收益。
守好养老“钱袋子”还需形成合力。有关部门须加快建立养老金融工作落实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强化货币政策、保险监管、融资配套、税收优惠等方面政策支持,强化统计监测和效果评估,全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助力形成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
养老产业行业:数智养老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政策变迁推动养老产业边界不断扩展 1. 回顾养老产业政策演变 为应对老龄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发布日期:2028-01-02 -
“个性定制养老”渐热,“养老中间人”会是银发经济新风口吗?
《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在这一趋势下,养老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催生了“银发顾问”等
发布日期:2025-05-11 -
近九成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行业专家:市场空间大、暂无成熟的商业模式,需要多方联合探索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人。中国老龄协会近日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老年
发布日期: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