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机构发展可以从古代、近代、当代、现代四个历史维度开展。
养老机构的几大发展特色:
1、我国古代养老机构发展相对超前;
2、机构运营标准逐步建立;
3、功能由单一转向全面;
4、政府支持力度明显。
养老机构发展的原因:
1、人口变化是机构养老服务供需变化的诱因。
2、养老文化的差异影响机构养老服务的质量。
3 、经济的变迁深刻影响着民间力量介入机构养老服务的能力。
正文如下:
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来,养老服务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因此业内也公认2013年成为中国养老元年,但其实我国养老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智库咨询就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回顾,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
二、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理念和程度可以说是相对超前的。从宏观来看,我国的养老机构发展可以从古代、近代、当代、现代四个历史维度开展分析:
1、古代养老机构
在最开始的南北朝时期,纵使战乱不断,仍然诞生了养老机构的萌芽化产物:孤独园,这是第一个官办的正式救济赡养机构;唐朝时期,国家在长安洛阳设立悲田院,对贫苦无依靠的老人实施救济;再后来就是北宋时期设立的福田院、居养院等,并设立了较为严格的收养标准;南宋时期出现了养济院,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代,明代的养济院规模很大,清朝随着待收养人数的增加和清政府财力的增强,养济院的发展至此达到顶峰;与此同时清政府大力提倡民办慈善事业——普济堂,清代北京最著名的养老机构就是普济堂粥厂,此外,还有功德林粥厂、朝阳阁粥厂等也都是清代较出名的慈善养老服务机构。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中共北京市委老干部局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 中国养老网 | 中国老龄协会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山东养老信息服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