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12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17600064724
首页 > 行业资讯 > 人民来论:聚焦养老人才建设 助力老年友好社会

人民来论:聚焦养老人才建设 助力老年友好社会

2024-12-20 10:26      点击量:834  评论(0人参与)
 

2024年9月,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其中,“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位列专业申报数量的第五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一个老年人友好的社会,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成为全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关键之举。

养老服务人才专业的火热,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人,占比15.4%。如此庞大的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且愈发多样化,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照料,更涵盖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而就催生了对专业养老人才的强劲需求。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依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71家养老服务机构中,七成以上存在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六成以上存在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和流动性强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高校和职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扩大专业培养规模,从源头上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高校共开设护理学、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点770余个。其中部分大学开设的老年学本科专业,涵盖了健康管理、社会工作、智慧养老等多个方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不断向多层次、多类型迈进。此外,各地在关注教育的基础上也尝试了更多倾向专业人才的优化政策,比如将养老护理师纳入专业职称范畴、探索薪酬待遇挂钩机制等,为当地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要看到,推动养老行业持续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人友好社会,需要各方共同发力。比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措施;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优化课程设置;鼓励高校、职业院校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等。同时,养老机构自身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此外,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营造尊重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可小觑,是构建老年人友好社会的关键支撑。只有打造一支规模、结构、专业技能都达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才能推动老年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加速跑”,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